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鮮明特色和突出政治優勢,是國有企業各項工作的“生命線”。濟寧能源黨委堅守“為社會做貢獻、為企業求發展、為職工謀福利”的初心使命,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黨的建設的基礎性工作,著力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凝心聚力,為奮力打造千億級集團注入強大精神動力,奠定堅實思想基礎。
始終強化理論武裝頭腦,堅持政治性
思想政治工作本質上是一項政治工作,方向正確至關重要。濟寧能源黨委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根本指導地位,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深入貫徹落實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堅持好每月1次的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系列重要論述等10期專題學習研討。以“中心組學習+專家授課”創新中心組學習形式,舉辦加強國企黨組織建設、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等3期專家講座,推動黨的創新理論不斷走實走深。堅持和完善“第一議題”制度,組織第一議題學習63次,把堅決擁護“兩個確立”熔鑄到意識中,體現到行動上。
針對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歷史沿革、企業特點,把開展“雙宣講”活動寫入《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的實施意見》,經營管理形勢政策和黨的理論同步宣講,有效促進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
各級黨組織書記帶頭講專題黨課,集團黨委書記在建黨101周年之際,為2700余名黨員講授黨課,開展“喜迎二十大、我來講黨課活動”30余場次,參與黨員400余人次。不斷創新黨課形式,站起來、走出去,把黨課開在生產一線,推動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以及二十大精神進區隊、進車間、進班組。七一前夕,組織101名新接收預備黨員到烈士陵園開展集中宣誓,通過“祭”革命先烈、“聽”紅色歷史、“尋”紅色足跡,強化黨員干部黨性教育。
始終踐行為人民服務宗旨,體現人民性
思想政治工作說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就要充分發揮好思想政治工作“助推器”和“穩定器”作用,引導廣大干部職工為實現企業社會責任、實現自我價值而努力工作。濟寧能源黨委始終堅守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和價值追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職工群眾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建成2座“職工澡堂烘靴室”、創建“職工心理健康咨詢室”、“職工勞動爭議調解室”、“安全罰款復議室”,開通夜班通勤班車、推行“周二服務日”免費剪發等40余項“我為職工辦實事”項目落地實施。在工作面軌順安裝制冷機、盾構機快掘技術應用、采掘頭面實現單軌吊運輸、優化調整工作面開采工藝等先進生產設備、工藝不斷引進應用,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改善了勞動作業環境。
募集“希望小屋”善款20.5萬元,開展志愿服務30余次,評選出“十佳巾幗崗位明星”;開展集團公司首屆最美職工評選活動,其中花園煤礦職工楊德遠被省委宣傳部表彰為“山東好人”;舉辦迎新春聯歡會活動、開展文體活動68項,豐富了干部職工的文娛生活。濟寧能源黨委把解決實際問題作為解決思想問題的重要環節和突破口,把為民、利民、惠民體現到工作的各個方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絕不是一句口號、一條標語,而是一種定位、一份信念和一次次付諸實踐的內在自覺。
始終堅持與時俱進,提升實效性
深刻認識和掌握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規律,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實效的內在要求。濟寧能源黨委立足實際、認真研究、把握規律,不斷創新工作理念、運行機制、內容載體、方法手段,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
創新開展“黨委書記開放日”活動,累計舉辦書記開放日20余期,接待干部職工一千余人次。為職工解答解決班中餐補貼入餐卡、采掘一線配發新式防塵口罩等452條問題。開展黨代表聽民聲、我為千億級集團獻一計“金點子”征集等活動。成立濟寧能源融媒體中心,將黨和國家的基本方針、基本理論,企業的發展思路、最新戰略及布局等進行廣泛宣傳。精心設計宣傳內容,通過生動靈活的宣傳形式,加強對職工的宣傳教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影響力,讓思想政治工作鮮活起來,讓干部職工“自然而然吸收”,不斷擴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文丨徐來棟 圖丨田春雨 張昕澤